1、二者没有区别,挺而走险也写作铤而走险。
(资料图片)
2、拼音: tǐng ér zǒu xiǎn释义:铤:急走的样子;走险:奔赴险处。
3、铤而走险是指无路可走时采取冒险行为。
4、出处:出自先秦左丘明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?”意思是情况危急,无法慎重考虑。
5、渊源:新朝时期,钜埜(钜野)大旱,流民遍野,王莽铤而走险,让人民群众吃蝗虫充饥,方才渡过难关。
6、典故:在春秋时代,晋、楚两国争当诸侯的盟主。
7、据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载,有一次晋国大会诸侯,却不见郑国来参加,因此怀疑郑国对晋有二心。
8、郑国国君于是写了一封信给晋国国君说:我国虽小,但三年来多次朝见晋君,以人臣之礼相事,已尽了最大的诚意,但是你们还是怀疑我们的忠诚。
9、现在我们郑国的处境是前头怕,后头也怕;既害怕楚国来攻,又担心晋国来犯,当我们被逼得走投无路时,就像被猎人追捕的鹿一样。
10、为了活命,匆忙之间,无法审慎选择庇护之所。
11、如果晋国过分威逼,郑国在穷途末路之余,即使会走上灭亡的下场,也会用全副兵力抗晋,或倒向楚国。
12、后来“铤而走险”就从原文摘出,被用来指在穷途末路或受逼迫时采取冒险行动或不正当的行为。
13、扩展资料历史背景春秋时期,晋灵公为扩大实力争当霸主,在扈地会合诸侯,他不愿与小国郑穆公见面,怀疑他对付自己。
14、为缓和矛盾,郑国执政大夫子家给晋国执政大夫赵盾写信,信中表示愿意友好,国与国之间得以礼相待,而没必要造成双方铤而走险去打仗。
15、近义词见义勇为:见义勇为是一种明心见性的行为。
16、见到义、勇而为之。
17、义,比小我更高尚的真善美;勇,从头到脚(穿)有坚硬的盔甲的虫、在充满力气推动下的行为。
18、所以,见义勇为核心便是勇敢孤注一掷:意思是拿出所有的力量作最后一搏,出自《宋史·寇准传》。
19、无路可走:表示处于极限的成语。
20、表示人到了毫无办法的境地,带着浓厚的悲观色彩。
21、反义词畏缩不前:是指因为害怕或有顾虑而退缩的意思。
22、出自宋·魏泰《东轩笔录》。
23、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——挺而走险参考资料:百度百科——铤而走险。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极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