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又到一年春耕时,放眼广袤田畴,农民迎来新一轮忙碌。今年,中央一号文件从价格、补贴、保险等方面进一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,让种粮农民有账算、有钱挣、得实惠。
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,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。我国粮食产量连续8年站稳1.3万亿斤台阶,丰收的数字背后,是亿万农民辛勤耕耘的身影。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,确保一块块面积落实落地,一环环管理接续相扣,最终要依靠农民来实现。当前,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,国内粮食供求长期维持紧平衡格局,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既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,强化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的物质基础,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,更要切实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。
农民的“钱袋子”鼓起来,国家的“米袋子”才更丰盈。农民愿不愿意种粮、愿意种多少粮,关键看种粮能给农民带来多少收益。当前,种粮比较收益仍然相对较低,土地租金、劳动力价格居高不下,同时,受国际能源和化肥价格上涨的影响,粮食生产成本持续增加。2022年,面对农资价格上涨等情况,中央财政分3批累计下达种粮农资补贴资金400亿元,直接补贴到种粮农民手中。前不久,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亿元,鼓励各地不误农时开展田间生产,保障广大农民种粮收益。
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、治国之要。“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,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,稳定稻谷补贴,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”“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”“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,实施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”……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春风拂面,继续在强农惠农政策上发力,再次给种粮农民吃下“定心丸”。 同时,文件还强调要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,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,不断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、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。
让种粮农民能获利、多得利,除了依靠政策保本,关键还要通过经营增效。目前,小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,“人均一亩三分地,户均不过10亩田”是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基本现实。近年来,我国持续创新经营方式,加快培育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,推进适度规模经营,发挥集约化标准化优势,提高耕种效率;聚焦关键薄弱环节,加快发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,帮助小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、办起来不划算的生产难题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进一步部署,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,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、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,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、共同增收,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,大力发展代耕代种、代管代收、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,鼓励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,促进农业节本增效、提质增效、营销增效。
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”农民种粮能赚钱,国家粮食才安全。眼下,初春的田野上充满希望,稳住农民收益预期,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,推动农民增收与粮食丰收同步,我们的饭碗定能越端越稳当,收获更多丰收的喜悦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南极频道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